4月30日晚8时许,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黄浦江畔的世博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在这一盛大的开幕式上,精彩频出,而最吸引人的十大亮点是: “荷花少女”圣洁鸣唱 在开幕式的序幕中,数百名身着粉色长裙的中国少女如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伫立在舞台上,仿佛“和谐天使”。她们深情款款,露出微笑,并以圣洁的鸣唱开启上海世博会大幕。据了解,“荷花少女”来自上海的5所大学,均属于非专业的“本色”演出。 巨型“白鸽”展翅翱翔 舞台上空出现了一只巨型“白鸽”,张开梦幻般的翅膀。“白鸽”由770个“浮球”组成,并以传统篆刻中“阴文”与“阳文”两种形式呈现。这一幕其实是由770台独立伺服电机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的。牵引“白鸽”的是770根含纳米技术的细线。 《蓝色多瑙河》两度响起 开幕式上,《蓝色多瑙河》两度奏响。这首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久负盛名的圆舞曲,1868年在巴黎世博会上一鸣惊人。在当时没有电话、电视,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竟迅速传遍世界。《蓝色多瑙河》已成为世博会历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 芭蕾《长江之歌》 在青年钢琴家郎朗的指尖下,《长江之歌》与《上海协奏曲》串在一起,以精巧的变奏形式亮相。随着《长江之歌》响起,155名中国优秀芭蕾舞演员出现在观众视线中,他们身着中西合璧的白底蓝边舞裙,如浪花般飞旋、跳跃…… 昆西琼斯与谭盾合作 美国音乐界成就卓越的艺术家昆西琼斯与中国音乐家谭盾为上海世博会特别联袂创作的英语歌曲《BetterCityBetterLife》在开幕式上闪亮登场。昆西琼斯在洛杉矶完成最终创作时,还加入了上海方言中“我”“你”的发音。 谷村新司与波切利 日本“国宝级”歌唱家、62岁的谷村新司和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分别演绎了经典之作《星》和《今夜无人入眠》。 玉树震区儿童亮相 在室内表演的高潮部分,观众见到两个在玉树地震中幸免于难的藏族孩子与中外小朋友一起手拉手的动人一幕来自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的代吉文毛和江巴才仁来到舞台上,五个小朋友手牵手,跳起舞来,最后被众人高高托起。 五彩旗船,百舸争流 室外演出上演了罕见的“水景秀”。其中一幕,6000只LED发光球变幻着红、橙、黄三色从黄浦江上游的卢浦大桥顺流而下,来到江心舞台,形成一派锦绣灿烂的场面。与此同时,在快艇引导下,约220艘参展方旗船溯流而上,仿佛从太平洋来的客人。这其实也是一场具有象征意义的“世博会水上入场式”。 水上“梁祝”翩翩“蝶舞” 江心,两座大型喷泉船营造出奇幻氛围,身着蓝绿色汉服的“梁山伯”与桃红色唐装的“祝英台”形象,在水幕上若隐若现。渐渐地虚拟人物化作蝴蝶,如梦如幻。 浦江两岸焰火“手牵手” 在室外表演的最高潮,金色礼花在黄浦江两岸竞相绽放,并跨越水面,相迎对接,形成“手牵手”的特殊造型。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世博会开幕恰逢中国农历三月十七,喷泉、音乐、灯光、焰火等共同上演了一场富有未来感的“春江花月夜”,象征全人类的和谐欢聚。 (新华社) 一些精彩瞬间被“忍痛割爱” 上海世博局副局长胡劲军透露,为了尽可能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依然有一些设想中的精彩瞬间被“忍痛割爱”,无缘与观众见面。 据了解,在原先的设计方案中,焰火从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同时升空,在江面上形成遥相辉映的视觉效果。“这意味着,几乎要‘牺牲’两座大桥,上海市民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们最后决定放弃南浦大桥桥面以上的焰火效果,取而代之的是桥洞下方的瀑布焰火。”胡劲军说。 为了确保开幕式的室外演出,导演团队原计划要在黄浦江上进行18次夜间彩排,每次彩排都要实行封江。据了解,为了尽量减少对水上运输的影响,水上彩排次数最终缩减到了六至七次,而平时的彩排被安排到近郊的一个人工湖。 事实上,上海的决策者为了不扰民、少扰民,对开幕式做了很多“减法”。例如,原计划打造的华丽开幕式,在确保隆重、热烈的基础上大幅“瘦身”,改为室内看演出、室外看焰火、灯光等;原本为体现灯光效果要将卢浦大桥封闭2个半月“全身”安装LED的庞大计划,也因为扰民太多而被“忍痛割爱”。(新华社) 揭秘>>> 魔幻“小球矩阵” 开幕式的舞台天穹上,770只可升降的白色小球组成了一个魔幻方阵。据了解,“小球矩阵”由中国科技大学设计制作,这也是高科技的“小球矩阵”首次大规模地出现在大型演出舞台上。这些小球真的“浮”在空中吗?事实上,这一神奇的舞台效果要归功于上海东华大学研制的新型高性能纤维绳。表演中,观众肉眼几乎看不到牵引小球的绳索,从而更加完美地营造出小球“凌空悬浮”的效果。 舞台下的“友谊之花” 开幕式文艺演出进入《致世博》篇章,五片“花瓣”慢慢旋转、合拢,最终拼组成“地球”。作为开幕式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大型机械装置之一,这个多功能球由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制作,直径达5.8米,具有高精度、机械复杂等特点。在计算机程序控制和21台电机的驱动下,这个庞然大物可以轻松地完成21个动作。“花瓣臂”全部折起后的高度仅为1.98米,因此可以藏在深2.3米的舞台下。 壮观的威亚特技 室内文艺演出临近尾声时,随着音乐响起,70多名特技演员骤然升空,层叠出整齐的空中队列;所有演员手拉手,在空中与全场近万名观众一起表演“心手相连”造型。 据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室内文艺演出中,威亚特技使用量以及使用规模最壮观的一次。运动钢丝绳的用量超过6万米,包括3毫米和5毫米两种规格。其中,3毫米钢丝绳在灯光照射下还能产生“隐形”效果,进一步增添了特技表演的神秘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安论坛
( 赣ICP备2021010355号|
赣公网安备36082102000120号 )值班电话:13410000095
站点地图
GMT+8, 2025-4-23 05:12 , Processed in 0.0377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