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吉安同乡会 首页 手机数码 查看内容

手机企业掀起造车潮,小米这波热门来的正是时间

2021-2-22 09:18| 发布者: 无名无主| 查看: 359| 评论: 0

摘要: 撰文/蓝科技谎言与原形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年前还在谨慎声明没有造车筹划的小米,现在拨开层层迷雾步入汽车范畴。2月19日,据《晚点LatePost》报道称,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议,不外详细情势和路径还 ...

撰文/蓝科技

谎言与原形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在年前还在谨慎声明没有造车筹划的小米,现在拨开层层迷雾步入汽车范畴。2月19日,据《晚点 LatePost》报道称,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议,不外详细情势和路径还未确定,大概仍有变数。一位知恋人士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团体首创人雷军亲身带队。

现在,好像手机、互联网行业亲身了局造车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常态。国内市场,百度、华为、小米等企业也连续公布进入汽车范畴;国外市场,苹果、三星、LG以及谷歌等,纷纷透露造车或向汽车财产挺进。

手机企业享受新能源汽车政策红利期

手机企业的疲态,意味着行业正逼近天花板。

现在,智能手机从增量向存量期间迈进,市场趋于饱和。Digitimes Research发布的2020年环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陈诉表现,2020年环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亿部,与2019年相比降落8.8%。

在环球疫情的影响下,以及手机行业自己的同质化、代价战等原生题目的困扰下,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好久没有颠覆性的创新,用户换机需求也不再猛烈,据统计机构数据表现,当下用户的换机周期在15-20个月。

同时,随着AR技能、人工智能、可穿着装备的发展,可以或许代替智能手机的下一个智能风口的声音也越来越猛烈。受此影响,手机企业开始结构手机行业以外的财产,试图探求到将来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这些新的财产与手性能够完善实现物联网,这大概是手机企业与汽车财产共同的蓝海。

反观智能汽车范畴,则布满了芳华的生机。根据IHS Markit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陈诉》数据表现,2020年,环球汽车市场的智能汽车渗出率仅为45%,预计2025年将提拔到60%。

由于中国对于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政策支持,以及对情况掩护的器重,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渗出率将到达75%。这也意味着届时中国将成为环球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

面临云云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现在的中国汽车行业中,竟还没产生“领头羊”企业。政策红利,不停引导新能源汽车财产的发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客岁11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财产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在发展愿景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贩卖量到达汽车新车贩卖总量的20%左右。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整年汽车销量2531.1万辆,此中新能源汽车有136.7万辆,占比5.4%。从5.4%到20%的过程,接下来五年时间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培养和快速增恒久。

用手机控制汽车或将实现

固然,在以往的汽车范畴中,或多或少也都能看到一些手机、互联网企业的身影。但是大多数都是通过投资、互助的情势来举行汽车范畴的探索。如:小米投资了蔚来、小鹏汽车,与上海博泰(Pateo),两边将在软件、硬件、语音多场景交互等方面举行互助;百度为当代、起亚、福特等汽车品牌提供应用步伐;华为也在汽车范畴举行多方面投资,并申请了包罗“一种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在内的多项专利。

现在,浩繁手机企业发布造车的信息,更多的是亲身了局来完成汽车从计划、制造生产到贩卖的团体结构。

除了现在根本确定小米的造车筹划之外,包罗三星、苹果如许环球顶级的手机企业也纷纷创建本身的汽车生产线。此中,三星更是在CES 2021上展示了最新数字驾驶舱——Samsung Digital Cockpit。为汽车的将来发展提供了别的一种全新的大概。

固然,浩繁手机企业纷纷进入汽车范畴,不但单是为了建立一条可以久远发展的门路。更是为了建立自身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当前,万物互联已经成为了将来社会发展的根本。以小米为例其已经形成了“手机+AIoT”的发展模式,以手机为载体从而使其成为利用统统的钥匙,也是小米将来发展的目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现在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期间,无需钥匙举行汽车的开锁、操控已经成为了实际。但假如我们只通过手机或家中的其他智能电子装备举行汽车的操控是否就是一件极为科幻的事变?而如许的畅想,随动手机企业的不停在智能汽车范畴的深入,大概也将酿成实际。

同时,一旦手机企业可以或许完成如许的结构,再加之现在手机与智能家居的联动,完全可以将本身的受众群体从居家延伸到交通出行。

这一天,渐行渐近。

(图片泉源:大作)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消息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态度。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安论坛 ( 赣ICP备2021010355号|赣公网安备36082102000120号 )值班电话:13410000095 站点地图

GMT+8, 2025-4-23 05:38 , Processed in 0.0374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