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遂川县深化“开发区+主题产业园提速升级”综合改革,落实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破除疏通工业园区在人权、事权、财权等关键环节的盲点和堵点 ,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效益最大化,让工业园区运行体制更加顺畅、产业发展更加强劲、营商环境更加优越,确保工业园区在电子信息等主题产业园上取得实质性的改革成效。 围绕企业提质增量,建立健全招大引强、扶优育强机制 在工业改革中,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政务服务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遂川县树立招大引强理念,探索网络“云招商”模式,紧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项目对接,加速园区产业集群式发展,进一步吸引链上知名企业到遂川投资创业,2021年引进了盛洋科技产业园、奥海科创园二期智能终端充电器生产项目、恒鑫玻璃等“5020”项目;坚持扶优育强导向,组建工作专班解决企业用工、用水、用电和新产线投产等急难问题,筛选现有优质企业、拟上市企业以遂川企业为主体主板上市。 同时,健全政策扶持机制,招大引强扶强政策,从企业用地、装修补贴、产业扶持、设备补贴及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 在位于遂川县工业园的群鑫强磁有限公司,投产之初的高能耗一直困扰着企业和当地政府。通过3次节能技改,困扰已久的问题迎刃而解,尝到甜头的企业负责人喜悦溢于言表:“生产能耗降低近50%,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000吨,企业效益逐年递增,预计2021年将实现产值近6亿元。” 围绕营商环境最优,优化创新企业帮扶、行政管理机制 “党建工作指导员来了以后,公司的党建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公司员工队伍更稳定,企业效益也更好了。”遂川和创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以“党建强”促“发展强”的作用正持续显现。 遂川县不断强化“两员三强”帮扶队伍建设,选派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善于同企业沟通的科级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特派员,为企业排忧解难,并强化调度与考核。 打通发展“堵点”,从“一刻钟”服务快速响应和重大问题“直通车”机制开始。2021年以来,该县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手续办理、劳资纠纷、产品营销等各类问题200多条,衔接县级相关部门共同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0多条,为60余家企业发放贷款13.46亿元。 一张“红黄榜”,建立起了企业评价机制。该县组织企业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涉企部门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效能进行综合评价,好的授红旗,差的授黄旗,一切为发展让路,一切为客商服务,让压力的传导转化为服务效能的直接提升,为企业做大做强按下“快进键”。 围绕企业监管最好,构建完善无事不扰、奖优罚劣机制 完善园区企业"1+N"检查模式,减少企业检查频次。除国家、省、市要求的应急、环保等专项检查外,县级层面的检查,各职能部门在年初联合制定全年综合检查方案,防止检查多、乱的问题,避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 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环保主体责任“白名单”制度。摸清园区内所有企业名单,建立行业分类企业台账,对评定结果为“白名单”的企业,在享受融资、税收、人才引进、公租房分配、招工等优惠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对评定为“灰名单”的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大检查频次,取消其享受政策性奖励和财政性支助补贴,金融机构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对评定为“黑名单”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惩戒。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改革“新引擎”正在跑出“加速度”。近年来,全县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2个,落户园区实体工业项目123个,全县工业用电量由2016年的约2亿千瓦时增加到2020年的约6亿千瓦时,年纳税过千万的生产型工业企业由1家增加到7家,工业园区综合实力从全省68位跃升至38位,并获评第四届全省“十佳”营商环境县和2017—2019年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 文/李书哲、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吴广城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安论坛
( 赣ICP备2021010355号|
赣公网安备36082102000120号 )值班电话:13410000095
站点地图
GMT+8, 2025-4-23 00:33 , Processed in 0.473461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