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乌口村 □邹清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赣江上游第二次泄洪,让洪水涨势迅猛,严重威胁着处于洪堤半包围圈中的峡江县巴邱镇晏家村委乌口村57户村民的生命安全。 “不好,洪水漫过来了。”6月21日凌晨零时40分,该村所处的赣江防洪堤段出现漫堤险情,已经连续48小时未休息还在巡堤的村支书晏小松发现情况后,立即向上级通报了情况。虽然险情紧急,但丝毫没有让村民们产生任何恐慌。 据该村主任廖邦荣介绍,在6月19日第一轮洪峰到来之前,该县就抽调了县乡村200多名党员干部驻守该村,打响了一场抗击洪魔的“保卫战役”。 险情就是命令。6月19日,在新余做生意的村小组长廖细根接到村委的抗洪紧急通知后,立即关闭店铺赶回村中。 “老县城涨水了,你家也被浸掉了,咋还不回来搬东西呀!”6月20日上午,家住巴邱镇街上却身在乌口村抗洪抢险的妇女主任傅梅芳接到邻居家电话后,难过地给丈夫打了个电话,要他想办法从外地赶回家,而她却还是风里来雨里去,始终坚守抗洪抢险一线。 “爸爸,我生病了,你怎么还不回家看我呀……”已连续3天坚守在村中抗洪的巴邱镇干部肖雪强于6月21日晚上接到儿子责问的电话……据悉,3天来驻守在该村大坝上的200多名干群为了他人的安危,通宵达旦,熬红了眼,喊哑了嗓子,他们 根本顾不上转移自家亲人,更顾不上家里财产损失,有的甚至连电话都来不及往家里打,顶着家人亲朋的埋怨,舍“小家”为“大家”冲锋在抗洪救灾第一线。 “多亏了这些干部在这里日夜守洪堤!我们才敢安心睡觉了……”说起抗洪的事情,84岁的村民陈利生感激地说。 这些党员干部急群众之所急的行为,不仅感动了当地村民,就连在巴邱镇政府开车的司机边文荣都被他们的行为感化了。当边文荣看到干部们穿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几天都没换洗时,主动提出参与做好村民转移工作,负责敲鼓挨家挨户通知村民,2天下来,他也喊哑了嗓子。 舍小家,保大家。目前,乌口村57户村民已全部安全转移。 雨中抢险记 □本报记者刘金艳 连续几天的大暴雨,肆虐着万安县多座水库。6月22日上午,该县窑头镇城江村邓塘组40亩水域、8万立方容量的伞拿坑水库传报险情,超过平时水位2米,一条50米的堤坝出现下沉和裂缝。险情危及下游1千余名村民、300余亩早稻。 险情就是命令!该县立即启动一级预案,县主要领导率260余人的应急抗洪抢险队伍,调集抗洪抢险机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大型挖掘机、地面破碎机加足马力,堤坝现场机声轰鸣。开挖溢洪道泄洪,铺盖防水膜防护堤坝,加固堤坝,多台抽水机同时作业……现场一片繁忙。 水库下游,疏散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有些老人不愿撤离,镇里女干部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前往开展思想工作,帮助搬运生活必备物资。下午13时许,危险区域居民全部转移。 雨珠连成线,越下越大。尽管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但水库水位仍在上涨,形势严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兰付生,带领水利技术专家赶到现场,了解汛情,指导抗洪抢险工作。 为减少对堤坝的水压,防汛指挥部研究决定,再次从县直机关抽调人员,增加抗洪抢险力量。同时,扩大泄管面积,加大排水流量。 大雨下,抗洪抢险人员脚踩泥泞,深挖溢洪道,搬运沙袋,筑牢堤坝,个个汗流浃背。不少群众自发加入抢险队伍,私企老板们还主动提供车辆,帮助运送人员,搬运物资。大家心中坚定同一个信念:严防死守,确保安全。 一个小时后,水位终于开始缓慢下降。下午17时,水位下降了20公分。 带着病痛上堤 □陈永德 “我现在不能撤,防汛抗洪还需要我”,距6月1日做的每半个月定期一次股骨头小针刀手术已经是23天了,可吉州区曲濑镇彭家坊村委会书记康云发仍强忍着病痛,坚守在防汛抗洪第一线。 今年的4月份,康云发被医院诊断出股骨头坏死,并实施手术接受为期二十多天的住院治疗,出院时医生叮嘱要在家好好休养,尽量少走路。然而连日来的特大暴雨,导致泸河水位猛涨,最高时达55.77米,超警戒水位2.77米,曲濑堤汛情严峻,险情潜伏。康云发坐不住了,他忍着病痛带领村干部日夜巡查,守护着堤坝的安全。 6月20日晚12时,曲濑堤村口涵洞发生渗漏。堤内外水位相差数米,一旦涵洞破口,堤外肆虐的洪水将倒涌而至,曲濑堤也将受到重创,后果不堪设想。得知情况后,康云发迅速组织20多位村民与驻堤工作组一道,背运沙土,装袋填堵,进行妥善处理。虽然不能亲自下水操作,可站在一旁指挥,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身患重病的他强忍着巨大病痛与村民坚持到最后一刻,终于在21日凌晨2时许将漏洞封堵好,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事后,康云发妻子瞅着他每半个月定期一次股骨头小针刀手术还没做,成天守在堤坝上,心急如焚,“老康,你都这样了,现在有工作组在,你就省点心吧。”康云发不理睬,还是照样做他自己的事——转移群众,上堤巡查,到处是他忙碌的身影。入汛以来,康云发带领村支部的6名成员,先后转移疏散受困群众400余人,及时将饮用水、饼干、方便面等救济物资发放到受困群众手中。 水退再来尽孝 □龙礼彬、本报记者郭欢 “妈,是我不孝,对不起你老人家……”6月20日7时,新干县余江防洪大堤上,刚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的谢吕平双膝跪地,堂堂七尺男儿面对涛涛洪水嚎啕大哭,哭声牵扯着在场所有人的心。 连续多日的特大暴雨,新干县境内洪灾险情等级不断提升。18日,该县人武部政工科干事谢吕平接到上级命令,立刻赶赴抗洪一线。当时,谢吕平正在医院服侍重病在床的岳母。一边是抗洪抢险的紧急任务,一边是病重急需要人照顾的岳母,谢吕平犯了难。 多年来,由于自己和妻子傅小蓉一心扑在工作上,家中事情全部由岳母操持。多年来岳母一直把他当亲生儿子看待,从没让夫妻俩为带孩子、做家务这些事操过心。现在老人重病,谢吕平本该在病床前尽儿女的孝道,却接到了抗洪急令。岳母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在她最需要儿女照顾的时候,自己又怎能不在身边呢? 老人读懂了谢吕平的心思,对他说:“军人要以国家为重,这里有小蓉,你就放心吧。”谢吕平紧紧拉着老人的手说:“妈,你等我。抗洪回来,我再来好好服侍您!” 灾情紧急!谢吕平整日整夜都奋战在抗洪一线。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里,患了严重感冒,高烧39度。但是,想起岳母在病床上的叮咛,他一直带病坚持。堵管涌、转移受困群众,谢吕平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抢险任务。 勇救落水儿童 □肖春根、肖勇根 “快救人呀……有人掉进河里了!”6月22日,在水流湍急的吉水县水田乡富口村路边,传来了阵阵急促的呼救声。当天下午5时,9个七八岁的小孩,过马路时,其中1个不小心掉进3米多深的池塘里,其他几个儿童全都吓呆了。 事情发生时,从西田村巡查汛情回家的吉水县移民局干部罗玉生、刘盛忠及司机谢晓波正开车刚好路过。他们顾不上一天的疲劳,立即下车救人。只见池塘中有一个脑袋在一沉一浮,两只小辫子偶尔露出水面。大家没有多想,连鞋子和衣服都没有来得及脱,就跳进水中。罗玉生更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落水儿童的方向,一头扎进湍急的河水中,奋力向落水儿童游去。此时,落水儿童离岸边已有6米多远,头已没入水面,正拼命挣扎,情况相当危急。罗玉生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潜入水中,四处找寻,终于在3米多深的池塘中摸住了孩子的小手,急忙把这名儿童奋力向水面托起,他用最快的速度向岸边游去。一起来抢救的刘盛忠、谢晓波,连忙帮他把孩子救上岸,由于孩子沉入水中过久,全身发紫、四肢冰凉、已奄奄一息。三名干部及时为小孩做人工呼吸,经过10多分钟的紧急抢救,孩子转危为安。三名干部将小孩送到奶奶身边,然后拖着疲惫的身子悄然地离开了现场。 回到单位后,三名干部没有向别人提起这件事。直到听说水田乡乡村干部与落水儿童家长通过了解车牌号码找到单位上,要来亲自登门道谢时,罗玉生等三名同志勇救落水儿童的事情的真相才传开了。面对大家的夸奖,罗玉生始终重复着“我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做的”这样一句话。 推迟归队 □谭志刚 6月23日,永丰县七都乡曾家村委会5名村干部来到村里现役军人曾健芳的家中,代表全村300多名村民向他的家人送上感谢信,感谢他探亲期间延期归队带领村民抗洪抢险的感人事迹。 6月20日下午3点左右,大雨倾盆而下,永丰县七都乡恩江河堤曾家村段由于连日的特大暴雨发生严重险情,狂暴的洪水被河堤六七米外护坡区堆放的100多立方米砂石阻挡后,转而在河堤上撕开了一道10多米的裂口,顿时,湍急的江水咆哮着扑向堤后的村庄。 “河堤决口了”“大家快来护堤抢险啊!”……正在家中整理行李、准备 按时返回部队的现役军人曾健芳,听到村巡查队员的喊叫声后,顾不上换衣换鞋,拎起一把铁锹急忙往河堤上赶。在路上,他一边召集组织村民同往,一边掏出手机向部队领导请求延期归队。 暴雨越下越大,河堤决口越来越宽,情况万分危急!只有先尽快清除河堤护坡区的砂石障碍物,减少洪水冲刷堤岸的压力,才能有效堵住河堤决口。河堤上闻讯赶来抢险的60多名村民,由于没有见过这阵势,大家难免有点慌乱。曾健芳凭着在部队练就的军人素养,格外沉着冷静,迅速把当中的5名党员组织起来清障。 在动员大家系好安全绳后,曾健芳第一个跳入护坡区1米多深的急流中,带领几名党员借着凶猛的水势,用铁锹一锹一锹把砂石铲开,经过4个小时的连续作战,盘踞在水中的庞然大物终于被挪开,江水顿时平缓了许多。 时间刻不容缓,村里的洪水已经漫到了1.5米深!曾健芳不顾满手的血泡,忍着剧痛领着10多个年轻村民跳进河堤决口,紧紧按住岸上抢险人员传送过来的沙包,洪水把他们和沙包冲离决口,他们又立刻冲上去,凭着顽强的毅力,经过4个多小时的拉锯战,硬是把决口堵得严严实实,险情终于排除了,他们却成了一个个泥人。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紧急而劳累的八个多小时。 在一片欢呼声中,曾健芳却悄悄地收拾好行李,忍着饥饿和劳累连夜踏上了返回部队的旅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安论坛 ( 赣ICP备2021010355号|赣公网安备36082102000120号 )值班电话:13410000095 站点地图
GMT+8, 2024-11-23 11:23 , Processed in 0.0581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