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小学生认为应当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但真正偶尔主动干些家务的只有58%,偶尔自己洗洗袜子的也仅占一半左右。有94%的小学生十分反感乱扔纸屑,但能主动捡起的人仅占四成。 现象劳动“知行不一”现象很常见 “等一会我就洗,先放那儿吧。”听到妈妈要她洗碗,省会小学生璐璐习惯性地说。今年暑假,已上六年级的璐璐用这一招逃过了多次家务劳动。 “看我工作忙,孩子会很心疼地表示,要帮我做家务,减轻我的负担。可是真让她帮忙洗碗、扫地时,她却很少去做。”璐璐的妈妈对此很无奈。 “这种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脱节的现象在孩子中很常见。”全国“十佳”心理教师、石市第12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王晓健告诉笔者,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家庭中,也出现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平时常把热爱劳动挂在嘴边,可到值日时,却将垃圾堆积在教室的后边,懒得倒到垃圾箱里,有的甚至在轮到值日时偷跑掉。 调查51%的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 “热爱劳动,却停留在口头上,部分缘于孩子本身的心理特点。”王晓健表示,孩子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而行动力不够,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行动能力。但当下的教育过分强调对分数的追逐,以及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是导致孩子劳动教育缺失、知行脱节的更重要原因。 对此,石市育英小学大队辅导员赵丽华老师深有体会。近期她参与了团省委在全省开展的针对少先队员劳动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课题中一项针对全省20所小学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从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上来看,60%的学生都选择热爱劳动,主动做家务。但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51%的家长表示过“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家里什么事也不用做”,还有4.4%的同学反映“爸爸妈妈没让我做过家务活”。 呼吁期盼“知行统一”的教育 “大多数孩子知道劳动的重要性,但劳动行为的形成依赖的是一个好的劳动习惯,而好的习惯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培养。”赵丽华说,在家庭,家长应给孩子尊重的爱,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权利,这种愿望需要被尊重。在学校里,老师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多组织集体劳动,让学生在集体劳动中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 一些学生知道要诚实守信,但撒谎和作弊等现象还是经常发生;一些学生知道应该遵纪守法,但还是满口脏话,违反纪律……石市教育科研所心理室副研究员刘凤华说,中小学生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的现象,其实不仅仅表现在劳动方面,还表现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很多方面。“教育的效果应反映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是有缺憾的教育。”刘凤华表示,要彻底解决这种知行脱节现象,一是社会要达成共识,教育不能短视;二是要引导学校和家庭一起行动起来,做一些具体有效的工作。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安论坛 ( 赣ICP备2021010355号|赣公网安备36082102000120号 )值班电话:13410000095 站点地图
GMT+8, 2024-11-23 01:04 , Processed in 0.0455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