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成都水碾河的汤婆婆,1977年存进银行400元,近日去银行查询,这笔钱经过33年,连本带息835.82元。其中本金400元,利息为438.18元,利息税金扣除为2.36元。 “贬值得好厉害”,在银行查询现场,所有人都连连惊呼。有人计算,33年前的400元存款绝对是一个大数目,完全能在城郊买一所带宅基地的住房了。可现在本息合计835元,想买巴掌大的地方都困难。如果再用其他商品去比照,缩水同样惊人。 33年前的400元,能买茅台酒50瓶,可存银行到现在,连本带息买一瓶茅台都不够。 33年前的400元,能买“绿色”大米2200斤,可存银行到现在,想买“绿色”大米,连本带息连200斤都买不到。 33年前的400元,能买蔬菜上万斤,可存银行到现在,连本带息想买几百斤蔬菜都困难。 33年前的400元,相当一个家庭的一年全部生活费用支出,可存银行到现在,连本带息恐怕还不够支付公务招待的一条烟。 汤婆婆33年前的银行存款单是历史见证。 见证了什么?见证了银行存款33年的负利率,见证了老百姓财富在负利率之下的泡沫史、缩水史、蒸发史。 存款“负利率”是不动声色的社会财富大转移。因为利率是分配金融稀缺资本的重要杠杆。 使用“负利率”的杠杆,能使银行债权人的财富转移给银行的债务人。其原理是:“负利率”能使存钱消费者的购买力越来越低,负利率也能使借钱生产者的成本越来越低。负利率是对贷款人的直接补贴,受益最多的就是那些取得贷款最多的企业或者个人。而受害的则是存钱的债权人即广大储蓄居民。随着存贷款规模越来越大,通过负利率实现的财富转移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谁能够取得大规模银行贷款呢?看看那些房地产开发商就知道了。开发商使用银行资金,在负利率的背景下是无成本。通过不断推高房价,购房者的财富轻而易举转就被他们乾坤大挪移。这种截贫济富的现象,和科学发展观完全是背道而驰。 |